今天我们跟大家聊一聊合同专用章的使用与保管问题。或许部分财务人员会认为合同专用章与财务并没有太大关系,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合同专用章使用是否合规是我们判断一份合同有效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合同是否有效又直接关系到财务付款是否有据可依。这么看来,对合同专用章使用与保管有一定了解还是很有必要的。为此,本期课程为大家带来了张寅老师的《合同专用章管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合同专用章管理
(一)合同专用章的使用管理
1、合同专用章由企业综合管理部统一印制,并指定专人保管。
2、企业因业务发展需要对外签订合同由企业董事长或其授权的人(总裁等)签章,同时加盖合同专用章。
3、合同专用章仅限用于有关合同的签订,未经法务部核准,不得在其他文件上使用。
4、业务经办人代表企业与合同对方签订合同的,需填写“合同专用章用印审批单”,经合同授权签字人审查同意后方可用印。
(二)不得提供合同专用章合同
1、印章管理人员对用印范围和用印手续严格审查,并对用印情况进行登记,不应为以下合同提供合同专用章。
(1)未经编号的合同。
(2)缺少审核及报签文件的合同。
(3)属于代签但缺少授权委托书的合同。
2、原则上,合同专用章不得携带外出使用。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带合同专用章到异地使用的,应经总经理批准,并到印章管理员处办理借用手续。
(三)合同专用章的保管
1、合同用印后,印章管理人员应及时收回合同专用章。
2、未经领导批准,不得将合同专用章交给他人保管。印章管理人员因故临时请假,应经总经理批准后指定临时保管人员,并做好交接记录。
3、合同专用章存放在配锁的办公抽屉里,节假日放在安全处,并贴封条,重新使用时应先验锁和封条。
4、合同专用章内容需要变更时,应停止使用并交综合管理部予以封存或销毁。
5、合同专用章散失、损毁、被盗时,印章管理人员应及时报告领导予以处理,同时,登报挂失作废。
6、废止的合同专用章保存××年。
7、对于违反规定使用,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解析如下:
本题是处置子公司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合并报表中投资收益的计算:
2014年1月1日合并时产生的商誉=1800-1500X100%=300(万元);
2015年1月1日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报表中确认的投资收益=2000+500-(1500+125)X100%-300=575(万元)。
【知识点】丧失控制权处置子公司
母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的,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1.个别财务报表
(1)对于处置的股权,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收到的价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按照比例冲减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 【差额】
(2)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其账面价值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或其他相关金融资产。其中包括:80%--1%
不追溯
①由控制的成本法→无控制的成本法(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②由控制的成本法→金融资产
不追溯
(3)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原有子公司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有关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追溯
2.合并财务报表
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
(1)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80%---40% 40%+剩余40%-80%*持续计算的净资产
产生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2)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存在对该子公司的商誉的,在计算确定处置子公司损益时,应当扣除该项商誉的金额。存在商誉的扣除商誉.
(3)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为当期投资收益。
合并报表当期的处置投资收益=[(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剩余股权公允价值)-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原持股比例]-商誉+其他综合收益×原持股比例
母公司应当在合并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相关利得或损失的金额。
2015年1月1日,甲公司从乙公司融资租入一台生产设备,该设备公允价值为800万元,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为750万元,甲公司担保的资产余值为1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650
B.750
C.800
D.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