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务院近日发布《国务院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要推行非现金结算,全面推行银行代发工资模式,还有就是要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提升居民收入信息监测水平。大数据监控,以防止逃避个税,网友都哭了!中国国税局近日发布重大消息称,从明年1月1日开始,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将对在本机构开立的非居民个人和企业账户进行识别,收集并报送账户相关信息。中国承诺将实施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打击利用海外账户逃避税行为!600万以上银行账户明年就查!中国将清查全部银行账户。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打击偷税漏税、资本外流的决心。你的财产将无所遁形!
工资结算方式也要改革啦!将全面推行银行代发模式
国务院近日发布《国务院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国发〔2016〕56号),提出了不少关于收入方面的改革意见,多数媒体和网友都关注了七类人群的收入要增加了,其实,在《意见》的六大支撑行动中,对于规范收入分配的相关措施也值得小伙伴们关注。比如,其中提到,要推行非现金结算,全面推行银行代发工资模式,还有就是要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在确保信息安全和规范利用的前提下,多渠道、多层级归集居民和非居民个人的收入、财产等相关信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创新收入监测方式方法,提升居民收入信息监测水平。
《意见》提出了包括就业促进、职业技能提升、托底保障、财产性收入开源清障、收入分配秩序规范、收入监测能力提升在内的六大支撑行动,其中后两项行动具体内容这样表述:
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行动
规范现金管理。推行非现金结算。全面推行银行代发工资模式。
堵塞非正规收入渠道。继续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进一步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健全包括个人所得税在内的税收体系,逐步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收负担,发挥收入调节功能,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完善鼓励回馈社会、扶贫济困的税收政策。
收入监测能力提升行动
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在确保信息安全和规范利用的前提下,多渠道、多层级归集居民和非居民个人的收入、财产等相关信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创新收入监测方式方法,提升居民收入信息监测水平。
完善收入分配统计与核算。完善居民收入分配相关统计指标,增加群体分类。加快建立电子化居民收入调查统计系统。加强中等收入者标准研究。加强国民总收入(GNI)核算和境外净要素收入统计。
建立收入分配政策评估体系。建立宏观经济、相关政策和微观数据的综合评估机制,对有关政策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借鉴国际经验,引入收入分配微观模拟模型。
大数据监控,以防止逃避个税,网友都哭了!
网友哭了:大数据监控税收,这是要赶尽杀绝啊!
@马靖昊说会计 表示:用现金很难监控,放心吧,一般企业会以避税的方式入账。全面推行银行代发模式,主要是防止个税跑冒滴漏。其实,要我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估计会有不少企业一部分由银行代发、一部分以现金补充发放,这是避免不了的。
这让小编想起了这样一件事,大家还记得中国承诺将实施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打击利用海外账户逃避税行为的消息吗?
600万以上银行账户明年就查!中国将清查全部银行账户
来源:海外情报社 (ID:topnews-9)
中国国税局近日发布重大消息称,从明年1月1日开始,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将对在本机构开立的非居民个人和企业账户进行识别,收集并报送账户相关信息,由国家税务总局定期与其他国家(地区)税务主管当局相互交换信息。中国首次对外交换涉税信息的时间确定为2018年9月。
与此同时,参与此次标准的104个国家和地区也会通过尽职调查程序识别中国税收居民个人和企业在该国家和地区开立的账户,也会收集这些人的账户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地址、账号、余额、利息、股息以及出售金融资产的收入等信息,并与中方交换。
社长(ID:topnews-9)简单点说吧,如果你是该在中国交税的税收居民,但你的收入储存在海外账户里,以前中国税务方面无法知悉,完成不了税收程序。
可是现在,你能被海外那家银行识别为中国的税收居民了,它将会把你的信息转交给了中国税务方面,你就必须得按照中国方面的规定上交税收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是你是外籍华人、外国永久居留权取得者,或者在境外停留超过一定时间的华侨,根据所在国(地区)法律已经构成当地税收居民,你储存在中国的收入也会被中国方面告知当地税务机构。
连瑞士政府也公开声明支持,一向以绝对保密为传统的瑞士银行,将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提交国外客户的账户信息。
这样互通有无,偷税漏税、资本外流就不再可能了。
600万以上账户明年先被查
而面对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中国税务方面也要一步一步来。
按照中国签署此标准的时间表:
1---2017年1月1日
中国境内的金融机构开始按照标准履行尽职调查程序.
2---2017年12月31日前
中国境内的金融机构完成对存量个人高净值账户(截至2016年12月31日金融账户加总余额超过600万元)的尽职调查.
3---2018年12月31日前
中国境内的金融机构完成对存量个人低净值账户和全部存量机构账户的尽职调查.
4---2018年9月
中国进行首次对外交换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
到底怎么换?一张图清晰告诉你.
▶首先由一国(地区)金融机构通过尽职调查程序识别另一国(地区)税收居民个人和企业在该机构开立的账户;
▶按年向金融机构所在国(地区)主管部门报送上述账户的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地址、账号、余额、利息、股息以及出售金融资产的收入等信息;
▶再由该国(地区)税务主管当局与账户持有人的居民国税务主管当局开展信息交换;
▶最终实现各国(地区)对跨境税源的有效监管。
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规则不难懂,和我有什么关联呢?
这条规则不难懂,就是各国之间税务信息互通有无嘛……
那具体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对于目标群体来说,如果您是外籍华人、外国永久居留权取得者,或者在境外停留超过一定时间的华侨,如果根据所在国(地区)法律已经构成当地税收居民,记得按时向当地交纳税款。
如果您仍是中国税收居民,国家税务总局将通过与所在国(地区)税务主管当局开展信息交换取得您的境外账户信息,记得回国交纳那部分税款。
其次,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来说,开设银行账号之前就先要办理一份声明了。
从明年1月1日起在金融机构开立新账户的个人和企业,在开户时仅需额外填写一份声明文件,声明其税收居民身份。对个人而言,需要声明是否为中国税收居民或者非居民。
这意味着中国税收居民也应配合金融机构完成税收居民身份确认,但仅需在声明文件上勾选中国税收居民即可。
不过放心的是,一旦确认为中国税收居民的,中国金融机构是不会收集和报送其相关账户信息的,更不会将账户信息交换给其他国家(地区)。
整体上来说,开户程序也变化不大,客户体验不会有较大变化。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打击偷税漏税、资本外流的决心。
附——看看你缴了多少税?
不管收入高低,人人都是纳税人,只要你活着,你就在缴税;哪怕乞丐,只要你消费,你就在纳税。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究竟缴了多少税呢?来看看搜狐财经这份图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