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键词 / 正文

印花税具体税目应纳税额的计算(汇总)

社区精选2021-08-30 13:38:35

印花税法——应纳税额的计算

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计税金额×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凭证件数×固定税额(5元)

余额计税:货物运输合同、技术合同

各类经济合同,以合同上所记载的金额、收入或费用为计税依据。

(一)计税依据的一般规定(重点)

1.购销合同的计税依据

购销合同的计税依据为购销金额,不得作任何扣除,特别是调剂合同和易货合同,均应包括调剂、易货的全额。

【解释】在商品购销活动中,采用以货换货方式进行商品交易签订的合同,是反映既购又销双重经济行为的合同。对此,应按合同所载的购、销合计金额计税贴花。合同未列明金额的,应按合同所载购、销数量,依照国家牌价或者市场价格计算应纳税额。

\"印花税具体税目应纳税额的计算(汇总)\"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与A公司签订一项易货合同,约定用市场价格120万元的库存商品换取市场价格为140万元原材料,支付A公司差价20万元。该项行为应缴纳印花税( )元。

A.360

B.420

C.780

D.1560

【答案】D

【解释】应缴纳印花税=(120+140)×10000×0.3‰×2=1560(元)。注意发问的方式,如果问题是,甲公司应纳印花税,则选C。

2.加工承揽合同的计税依据

(区分与消费税的委托加工)

(1)受托方提供原材料及辅料,并收取加工费且分别注明的,原材料和辅料按购销合同计税贴花,加工费按加工承揽合同计税贴花。(定做合同)

(2)合同未分别记载原辅料及加工费金额的,一律就全部金额按加工承揽合同计税贴花。(从高原则)

(3)委托方提供原材料,受托方收取加工费及辅料,双方就加工费及辅料按加工承揽合同计算贴花。

【例题·单选题】某学校委托一服装加工企业定做一批校服,合同载明原材料金额80万元由服装加工企业提供,学校另支付加工费40万元。服装加工企业的该项业务应缴纳印花税( )。

A.240元

B.360元

C.440元

D.600元

【答案】C

【解析】该企业应缴纳印花税=800000×0.3‰+400000×0.5‰=440(元)。

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勘察、设计收取的费用(即勘察、设计收入)。

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承包金额,不得剔除任何费用。如果施工单位将自己承包的建筑项目再分包或转包给其他施工单位,其所签订的分包或转包合同,仍应按所载金额另行贴花。

5.财产租赁合同的计税依据

财产租赁合同的计税依据为租赁金额(即租金收入)。

【解释】注意计算两点:

(1)税额超过1角不足1元的按照1元贴花。

(2)财产租赁合同只是规定月(天)租金标准,而不确定租期的,先定额5元贴花,再结算时按实际金额计税,补贴印花。

【例题·单选题】2012年1月,甲某将自己的轿车出租给乙某,合同约定每月租金500元,租期一个半月,然后合同解除,甲收到乙租金750元。甲应缴印花税( )。

A.0.75元

B.1元

C.2元

D.12.5元

【答案】B

【解析】应缴印花税=750×1‰=0.75(元),小于1元,按1元贴花。

(注意)两类易捆绑一起的合同

6.货物运输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取得的运输费金额(即运费收入),不包括所运货物的金额、装卸费和保险费等。(小计算)

7.仓储保管合同的计税依据为仓储保管的费用(即保管费收入)

8.借款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借款金额。

(1)凡是一项信贷业务既签订借款合同,又一次或分次填开借据的,只以借款合同所载金额计税贴花;凡是只填开借据并作为合同使用的,应以借据所载金额计税,在借据上贴花。

(2)借贷双方签订的流动资金周转性借款合同,一般按年(期)签订,规定最高限额,借款人在规定的期限和最高限额内随借随还。对这类合同只就其规定的最高额为计税依据,在签订时贴花一次,在限额内随借随还不签订新合同的,不再另贴印花。(征管方便)

(3)对借款方以财产作抵押,从贷款方取得抵押贷款的合同,应按借款合同贴花,在借款方因无力偿还借款而将抵押财产转移给贷款方时,应就双方书立的产权书据,按产权转移书据有关规定计税贴花。

(4)对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的融资租赁业务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应按合同所载租金总额,暂按借款合同计税。

【例题·单选题】某机械公司与出口公司签订购买价值2000万元设备的合同,为购买此设备向银行签订借款2000万元的借款合同。后因设备质量问题,购销合同作废。根据上述情况,该机械公司应缴纳印花税为( )。

A.1500元

B.6500元

C.7000元

D.7050元

【答案】C

【解析】(1)购销合同应纳印花税税额=2000万×0.3‰=0.6(万元),合同作废不能免税;(2)借款合同应纳印花税税额=2000万×0.05‰=0.1(万元);该机械公司应纳印花税税额=0.6+0.1=0.7(万元)=7000(元)。

9.财产保险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支付(收取)的保险费金额,不包括所保财产的金额。

10.技术合同计税依据为合同所载的价款、报酬或使用费。

(强调)对技术开发合同,只就合同所载的报酬金额计税,研究开发经费不作为计税依据。

(强调)技术转让合同中的转让收入,是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收取或按实现利润分成的,可在签订时先按定额5元贴花,以后结算再按实际金额计税,补贴印花。

【案例】甲企业于2012年4月份与某科研单位签订一份技术开发合同,合同的总金额为100万元,合同规定,研究开发费用80万元,报酬20万元。当月还与A企业签订非专利技术转让合同,价款30万元;与B企业签订专利权转让合同,价款为100万元。试计算甲企业上述业务应纳印花税税额。

【答案及解析】技术开发合同,只就合同所载的报酬金额计税,研究开发经费不计税。与A企业签订的非专利技术转让合同应按“技术合同”计税;与B企业签订专利权转让合同应按“产权转移书据”合同计税。

甲企业应纳印花税=200000×0.3‰+300000×0.3‰+1000000×0.5‰=650(元)。

11.产权转移书据,计税依据为书据中所载的金额。

12.营业账簿:

(1)记载资金的营业账簿,以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两项合计金额为计税依据。

凡“资金账簿”在次年度的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未增加的,对其不再计算贴花。

(2)其他营业账簿,计税依据为应税凭证件数。

13.权利、许可证照,计税依据为应税凭证件数,每件5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