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键词 / 正文

"营改增"互换(掉期)业务增值税的征税方法的探讨

社区精选2021-08-30 13:39:53

营改增互换(掉期)业务增值税的征税方法的探讨

——营改增金融服务分析之三

掉期业务又称互换(Swaps),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按照商定条件,在约定的时间内,交换某种资产的合同。掉期常包括利率调换、货币互换等。营改增之后如何确定掉期业务的销售额及金融商品转让行为,关系到税负的合理性,甚至可能影响互换业务的顺利开展。

案例一、利率互换业务

公司A和公司B拟向同一家银行C办理2年期贷款1000万元,A公司可以获得的固定贷款利率为4%或者6个月LIBOR浮动利率借款外加0.6%的固定利率;B公司可以获得5%的固定利率贷款或者6个月LIBOR浮动利率借款外加1%的固定利率。在C银行的协调下,三方签署了利率互换协议。假定,贷款利息每半年支付一次,每半年的LIBOR为:3.8%、3.3%、3.5%、3.1%、3%,有关情况如下表:

表1  筹资成本比较优势

表2  A、B公司借款利率互换比较

分析:

为了简便分析,如下只考虑其中一次LIBOR为3.5%情形(半年利息)。

表3   互换形式与实际利率及补差

业务可以用下图表示:  

思路一:双方只就互换利率差额补给对方

1、C银行收取的利息及增值税

每半年向A公司收到的贷款利息:

1000*4%*0.5=20万元,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1.06*6%=1.132万元;

C银行每半年向B公司收取的利息:

只考虑20*7.12.31向B收取的利息:

1000*(3.5%+1)*0.5=22.5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22.5/1.06*6%=1.2736万

2、A公司应向B公司收取的利息差额(只考虑20*7.12.31)1.5万元,

所收利息按贷款利息计算应交增值税:

1.5/1.06*6%=0.0849万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