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吉政发〔2015〕14号 2015-03-19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
科技服务业是运用现代科学知识、现代技术和信息等向社会提供服务的新兴行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2014年10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9号),就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精神,促进我省科技服务业健康发展,加快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吉发〔2012〕24号)的具体部署和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大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培育市场主体,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优化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建立切合我省发展阶段性、地域性特点,能够充分发挥我省科技、教育及产业优势,结构合理、机制灵活、效益显著的科技服务体系,为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政府通过产业及相关扶持政策,优化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推动科技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
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促进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
企业主体。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大力培育行业的规模化领军企业,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的主体。
协同创新。有效汇聚创新资源和要素,打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 “人才、资本、信息、技术 ”等创新要素活力,实现深度合作。
开放发展。跟踪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充分利用国内外
科技服务资源,既能“引进来”,还要“走出去”。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我省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以上。发展成为吉林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对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培育一批创新能力较强、服务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形成若干产业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的产业基地和创新集聚区;基本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
二、重点任务
(一)研究开发及其服务。
推动大中型工业企业、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面建设研发机构,着力提升企业研发机构发展水平和支撑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建设一批体现我省产业特点和技术优势的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统筹推进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各方之间,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各环节之间的协同配合和对外合作。着力推动研发设计服务机构以企业化、市场化、专业化、集群化、品牌化为导向实施转型发展。推动现有研发服务机构大力转化科技成果,建立科技成果登记数据库。鼓励发展研发服务外包、成立研发服务联盟等研发服务新兴业态。面向区域特色产业集群需求,整合、建设专业公共研发、试验服务平台。创新技术服务模式,培育集聚一批社会化投资、专业化服务的研发机构,形成研发服务集群。发挥大型仪器设备协作服务网作用,使其面�
(二)技术转移服务。
重点建设以吉林省科技大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实现科技大市场“线上线下”同时运行,搭建技术转移、资源统筹、协同创新、科技金融融合、科技成果孵化和科技政策保障等六大平台,针对我省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建设技术转移分平台。按照市场化原则,通过科技大市场整合中试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特色产业基地等科技创新资源,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及行业龙头企业的作用,建设大企业技术转移中心。推进包括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中介机构在内的科技服务机构的培育和建设工作,开展技术经纪人培训,为技术转移服务提供支撑。创新技术转移模式,鼓励以创业转移、人才引进、风投孵化等方式开展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发挥地处东北亚中心的区域优势,积极发展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选择有条件的区域示范建立国际技术转移分市场。优化技术转移环境,通过对技术交易后补助和对科技服务机构补贴等方式,鼓励技术转移及其从业机构。
(三)检验检测认证服务。
建设集产品质量分析试验、检验检测技术研发、科研成果标准转化、人才培训及技术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发挥优势,资源共享,实现技术机构由目前提供单一服务向提供综合服务延伸,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观测、分析、测试、检验、标准、认证等服务,建设“吉林省质量技术检验检测研究基地”。增强全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技术机构的管理水平、仪器设备与环境设施条件、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科研能力,加快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技术机构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建设检测资源共享平台。加强我省优势产业、重点企业及核心产品的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支持标准研发、信息咨询等服务发展,构建技术标准全程服务体系。
(四)创业孵化服务。
在省属高校普遍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必修课程,做好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工作,组织好吉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政府资金引导多方投资建设孵化器,积极探索建设“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新型运作模式,努力实现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创业服务专业化、运行机制科学化、组织体系网络化、服务平台标准化、服务内容国际化的孵化器建设“六化”目标,打造国内一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群体。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要通过完善服务功能,为创业者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及成果转化服务。
整合共建吉林省大学科技园,充分发挥长春市内省属高校的学科综合优势,在政府主导下,将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工程学院、吉林建筑大学等高校组织起来,发挥各学校的特色,建设不同类型的科技园区。形成一个“一园多校、一园多区”统一的大学科技园管理体系。把吉林省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吉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
(五)知识产权服务。
强化知识产权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创新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转让和交易模式。推动知识产权向经济效益转化,推动省内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推动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县,谋划建设省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推进专利权质押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