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务中,企业偶尔也会发生超经营范围业务的情形,如常见的有转售水电、出租房产、销售抵债货物或资产等,由此带来的是发票能开出来吗。之所以出现这样疑问,是由于企业的财务人员在观念上存在“发票使用范围”必须与“经营范围”等同这样一个固有的认知,而产生了开具发票困惑。
经营范围是指企业可以从事的生产经营与服务项目,是进行公司注册申请时的必填项。这是企业设立时,需要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必须填写的事项。
当企业从外部单位取得了收入,首先要判断是不是发生了应税行为,若发生了,对方索要发票时,是按经营范围的相关规定还是按照发票管理办法处理?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2021年7日2日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对这类问题又给出权威答复:
问:我公司现有一次临时性业务需要开具发票,但是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没有该范围,在不变更营业执照的情况下可以办理吗?
答: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87号)及《增值税发票开具使用指南》(税总货便函〔2017〕127号)规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
因此,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除国家有明令禁止销售的外,即使超出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也应当据实开具发票。
上述内容是总局的答复,对此,各地税务机关也有相同的执法口径。无论从政策法规判断到各级答复,对超出经营范围的业务开具发票事项,都给出了一致性结论,发生应税行为,发票可以开,也不受限于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
因此,使用增值税新系统自开票的,取得这类收入时应选择商品和服务税收分类对应的编码,即可开出发票,但会有不能顺利开出的,还有即使是开出发票,增值税申报时也会出现不通过,如果出现这两个问题,建议联系主管税务机关都会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