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键词 / 正文

差额计税的会计处理:建筑服务

社区精选2021-08-30 00:06:07

一般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其计税方法既可能适用一般计税,也可能适用简易计税,但只有简易计税方法才是真正的「差额计税」,以「总分包差」作为销售额,而一般计税方法则是全额计税,以「总包收款」为销售额。
 
从预缴税款的角度看,异地提供建筑服务的,无论纳税人适用何种计税方法,现行政策均允许以「总分包差」作为计算预缴税款的基数,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适用2%的预征率;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适用3%的预征率。
 
需要注意的是,异地预缴税款只是为了保证现行财政格局不变的权宜之策,以「总分包差」作为预缴税款的计算基数,只是为了保证同一工程项目的总包方和分包方不至于重复预缴税款。它的计算方法并不是计税方法,2%和3%的预征率也不是税率或征收率。
 
根据财会〔2016〕22号文的规定,除金融商品转让业务以外,「差额计税」的账务处理程序有两种: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通过「应交税费—简易计税」明细科目核算;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专栏核算。
 
根据前文的分析,提供建筑服务只有简易计税方法计税才是「差额计税」,因此建筑业企业无需使用「销项税额抵减」这个专栏,只用「应交税费—简易计税」这一个明细科目即可。
 
举例说明。
 
例  A建筑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其所属甲工程项目为2016年4月30日之前开工的老项目,项目所在地与其机构所在地在同一县。A公司对甲项目选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已履行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备案。A公司将该项目的劳务作业发包给B劳务公司。
 
1、2016年11月18日,A公司自业主收款1030万元,并向其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金额1000万元,税额30万元。
 
借:银行存款                      1030万元
    贷:应交税费—简易计税(计提)       30万元
            工程结算                                       1000万元
 
2、2016年11月28日,A公司向B劳务公司支付劳务款103万元,取得对方开具的增值税普通发票,金额100万元,税额3万元。
 
借:工程施工—人工费                   100万元
         应交税费—简易计税(扣减)   3万元
    贷:银行存款                                           103万元
 
这一步处理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差额扣减的部分以不含税口径进入成本费用,体现了价税分离;二是「应交税费—简易计税」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反映的是差额后的应纳税额。
 
3、2016年12月15日,A公司申报时,填写附列资料(三)和附列资料(一),得出本期简易计税应纳税额为:(1030-103)÷1.03×3%=27万元。
 
借: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缴纳)  27万元
    贷:银行存款                                            27万元
 
以上案例,主要是为了说明建筑业企业「差额计税」的会计处理流程,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假设的,没有考虑税会差异的问题,也没有考虑异地预缴情形。
 
那么,权责发生制下,分包成本的计提应如何处理?异地预缴的税款如何抵减?
相关内容